21CC(cancercare),我们关注与癌症相关的一切!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创新资讯栏目——21CC肿瘤情报,梳理一周肿瘤资讯,全面聚焦癌症防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与君健康同行。
(相关资料图)
一、新药(新适应症/技术)获批
诺诚健华:奥布替尼获准治疗复发/难治性边缘区淋巴瘤
4月20日,诺诚健华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新型BTK(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奥布替尼(产品名:宜诺凯®)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边缘区淋巴瘤(MZL)患者。奥布替尼由此成为中国首个且唯一获批针对MZL适应症的BTK抑制剂,也是奥布替尼在中国获批的第三个适应症。
奥布替尼是诺诚健华研发的1类新药,是具高度选择性的新型BTK抑制剂,旨在用于治疗血液肿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奥布替尼于2020年12月25日在中国附条件获批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以及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 两项适应症。2021年底,奥布替尼被纳入国家医保以惠及更多患者。2022年11月22日,奥布替尼在新加坡获批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患者。2023年4月,奥布替尼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边缘区淋巴瘤(MZL)患者。
恒瑞医药:马来酸吡咯替尼片新适应症获批
4月20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官网公示,恒瑞医药的马来酸吡咯替尼片一项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批准。根据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优先审评公示,此次该产品获批用于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阶段未接受过抗HER2治疗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即一线治疗HER2阳性复发/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马来酸吡咯替尼片是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一款口服HER1/HER2/HER4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作为一种小分子、不可逆、泛ErbB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吡咯替尼通过阻止肿瘤细胞内表皮生长因子(EGFR)和HER2的同质和异质二聚体形成,抑制其自身的磷酸化,阻断下游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二、研发/临床/市场进展
基石药业潜在全球同类最佳药物全球多中心I期临床研究完成中国首例患者入组
近日,基石药业宣布,其正在美国和澳洲进行I期临床研究的潜在同类最佳药物CS5001(ROR1 ADC)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和淋巴瘤的国际多中心I期临床研究CS5001-101日前在中国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CS5001-101研究旨在评估CS5001在晚期淋巴瘤和实体瘤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初步抗肿瘤活性。该研究已经在美国、澳大利亚完成多个剂量组的评估,并展现了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CS5001具有许多差异化特征,包括专有的位点特异性偶联、肿瘤选择性可切割连接子和前药技术。CS5001在MCL(套细胞淋巴瘤)和三阴乳腺癌异种移植模型中,已显示出其同类最优潜力。此外,CS5001在体外细胞共培养系统中显示出旁观者效应,这表明ROR1异质性/低表达的实体瘤也可能受益。CS5001的临床前研究数据在2021年第33届国际分子靶标与癌症治疗大会上作为重磅研究摘要(late-breaking abstract, LBA)通过海报形式展示。CS5001转化医学研究数据已在近期举行的第13届世界抗体药物偶联大会(World ADC London)上以口头报告形式公布。
科济药业CAR-T产品获IND批准,用于胰腺癌术后辅助治疗
4月20日,科济药业宣布,旗下靶向Claudin18.2(CLDN18.2)蛋白的自体CAR-T细胞候选产品CT041,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IND批准,用于CLDN18.2表达阳性的胰腺癌术后辅助治疗。CT041是一种潜在全球同类首创的、靶向CLDN18.2蛋白的自体CAR-T细胞候选产品,用于治疗CLDN18.2阳性实体瘤,主要治疗胃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及胰腺癌。
2022年1月,CT041被美国FDA授予“再生医学先进疗法”(RMAT)认定用于治疗CLDN18.2阳性的晚期胃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2021年11月,CT041被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授予优先药品(PRIME)资格治疗晚期胃癌。2020年和2021年,CT041分别被美国FDA授予“孤儿药”认定用于治疗胃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和EMA授予“孤儿药产品”认定用于治疗晚期胃癌。
信达生物公布信迪利单抗联合治疗胃癌临床研究分析结果
2023年4月18日,信达生物在2023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年会(AACR 2023)公布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一线治疗胃或胃食管交界处腺癌的III期临床研究ORIENT-16最终分析结果。
截至2022年9月2日,研究共随机入组650例受试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3.9个月。最终分析结果显示,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显著降低CPS≥5人群(HR 0.587 [95% CI: 0.467, 0.738]; P<0.0001)和总体人群(HR 0.681 [95% CI: 0.571, 0.812]; P<0.0001)的死亡风险;中位总生存期(mOS)在CPS≥5人群延长6.3个月(mOS 19.2月 vs 12.9 月),总体人群延长2.9个月(mOS 15.2月 vs. 12.3月),并且在预设的所有亚组分析中获益趋势一致。
罗氏公布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肝癌3期临床研究最新结果
4月18日,罗氏在AACR大会上公布了其PD-L1抑制剂Tecentriq与抗VEGF抗体Avastin联用,辅助治疗接受治愈性切除手术的高风险肝癌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结果。结果显示,在这一患者群体中,Tecentriq/Avastin组合将患者疾病复发风险降低28%。据介绍,这是辅助治疗肝癌领域,首个获得积极结果的3期临床研究。
在这项研究中,中位随访时间为17.4个月时,Tecentriq/Avastin组合将患者癌症复发风险降低28%(HR=0.72,95% CI:0.56-0.93;P=0.0120)。总生存期数据尚未成熟。
阿斯利康公布PD-L1抑制剂治疗肺癌3期临床研究最新结果
4月18日,阿斯利康在AACR大会上公布了其PD-L1抑制剂Imfinzi与新辅助化疗联用,以及在手术后单药辅助治疗早期(IIA-IIIB)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3期临床试验结果。结果显示,与仅使用新辅助化疗后进行手术的患者相比,这一治疗方案将患者疾病复发、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32%(HR=0.68,95% CI,0.53-0.88;p=0.0039)。
此外,对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的最终分析显示,手术前使用Imfinzi加新辅助化疗的pCR率为17.2%,仅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这一数值为4.3%。
君实生物公布特瑞普利单抗最新三期研究成果
4月21日,君实生物宣布,由公司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围手术期治疗III期临床研究(Neotorch)成果以口头报告形式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全体大会系列(ASCO Plenary Series)4月会议上进行了全球首发公布。
研究证实,相较单纯化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可手术III期NSCLC围手术期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无事件生存期(EFS),提升主要病理缓解(MPR)率和完全病理缓解(pCR)率,并且更多患者可通过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治疗获得根治性手术的机会。
三、肿瘤投融资与企业动态
远大医药3750万美元收购BlackSwan
4月23日,远大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近日签订了股权收购协议——以不超过3,750万美元从BlackSwan Vascular, Inc.原股东收购该公司87.5%的股权。待交易完成后,BlackSwan将会成为远大医药非全资拥有附属公司,远大医药也将拥有两款栓塞产品的全球权益。
公告指出,这两款产品可以与公司钇[90Y]微球产品可形成产品组合,有望将其适应症拓展到其他实体肿瘤;同时也可与其他化药或放射性药物形成全新药械组合,扩充公司在肿瘤介入领域的产品管线。此外,远大医药全球销售网络已覆盖5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次收购完成后,公司现有的全球研发团队及销售网络可助力LavaTM和KonaTM快速在全球范围内获批上市并实现销售放量,在强化现有全球业务的同时,开拓新的业务市场。
10亿美元,BMS与Tubulis达成ADC药物合作协议
4月20日,百时美施贵宝(BMS)与Tubulis达成合作协议,利用后者的P5偶联ADC技术平台,共同开发新一代抗肿瘤ADC药物,百时美施贵宝支付2275万美元预付款,超10亿美元里程碑金额以及一定比例的销售分成。BMS将获得对Tubulis的专有P5偶联平台和Tubutecan技术平台的独家访问权,以开发预定数量针对实体瘤的高度差异化ADCs。
Tubulis开发了一套互补的技术平台,用于发现和开发新一代的多功能和可定制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其专利平台的核心是全新的偶联技术,能够有望克服迄今为止ADC技术存在的局限性。Tubulis正在利用其专有的偶联、连接子和有效载荷技术,建立一个独特的、高度稳定的ADCs管线,使其能够充分利用以前无法使用的靶向分子和新型有效载荷。
博奥信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
4月23日,博奥信(BIOSION)宣布,继2022年12月份完成超亿元B轮后,该公司近期又完成数千万元的追加轮融资,用于巩固和加强全球创新管线的开发与推进,同时也为公司创新抗体发现平台提供资金保障。本次追加轮融资由睿赢资产与和盟创投及其基石投资创始人王华春参与。
博奥信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全球化创新生物技术公司,致力于开发使患者在免疫及肿瘤疾病的治疗中获益的创新疗法。根据博奥信公司官网及新闻稿,该公司在研产品包括高亲和力人源化抗TSLP单克隆抗体BSI-045B、人源化激动型CD40单克隆抗体BSI-038等
安医生命科技完成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
近日,N1 Life(安医生命科技)宣布完成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由君联资本领投,康哲药业、中新资本、颢平投资跟投,老股东峰瑞资本持续加码。本轮资金将用于多肽和纳米双平台技术的进一步筛选优化和首个抗肿瘤管线的临床前开发。据公开资料显示,N1 Life是一家创新药物递送技术开发应用服务商,专注于开发基于创新药物递送技术的新疗法,以解决人类和伴侣动物未满足的医疗需求。
Abdera融资1.42亿美元,推进放射性癌症治疗药物
4月20日,Abdera公司宣布完成1.42亿美元的A/B轮融资,以推动开发用于癌症治疗的下一代可调精密放射性药物。其中 Versant Ventures和Amplitude Ventures领投了A轮融资,venBio 领投了B轮。Abdera的创始投资者是专注于抗体的生物技术公司AbCellera和生命科学投资公司adMare BioInnovations。
目前放射性药物靶向方法通常利用小分子配体或大蛋白。虽然小分子配体可以做到快速穿透和消除肿瘤,但它们通常与低肿瘤总积聚、高肾脏摄取和肾毒性有关。大型抗体通常使用非专门为放射药物治疗设计的现有抗体,可能会避免肾脏摄取,但其体积大且在循环中半衰期长可能限制其肿瘤穿透性,并导致全身的辐射暴露,从而潜在导致骨髓毒性。因此,这两种方法的治疗指标都不理想。
四、21CC一周观点
践行癌症全病程规范化管理:发力破解技术、支付难题
全病程管理在临床实践中一直备受关注,在所有的疾病过程中,只有肿瘤是以生或死作为治疗的主要指标,这给治疗带来了很大挑战。与原先不同的是,现在医学界致力于患者能够有更长的生存时间,尤其对于晚期肿瘤患者。同时,帮助患者维持更好的生活质量,而非消极性的使用抗癌手段。
“我们希望实现主动性的防癌动作,包括早诊、早筛、早治。”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肿瘤科主任张俊表示,中国抗癌协会在去年提出“防筛诊治康”五个字的关键防治理念,这一理念也切实反映了肿瘤全程管理。
所谓“防”是指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医治未病。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卢凯华指出,“防”不仅是个人养成正确的生活的习惯,它还是一个大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力量进行环境改良。
“筛”是在整体的高危人群中,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肿瘤早筛技术和方法。为实现这一要求,卢凯华强调,“在科普宣传时,需要加强全民主动体检及筛查意识提高,特别是对控烟的宣传,40岁以上的烟民,肺小结节的筛查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诊”和“治”是基于多学科团队质量的合理诊断和分期治疗。目前,各大医院是“诊”的主要平台,但线上诊断平台同样重要,它能让一些来自医疗资源不够丰富地区的患者获得诊断资源。
基于对线上诊断平台重要性的认识,卢凯华指出,“早期病人也存在康复的问题,不仅是疾病本身,还有因疾病的治疗手段而引发的一些功能障碍,比如肺结节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还是较大,甚至可能影响心脏功能和其他机体功能。一些线上诊断平台可以提供一些康复操,通过早期的呼吸锻炼,加快早期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
“将肿瘤治疗延展到更多场景是‘康’的深刻内涵,如对肿瘤患者的居家疗法、营养康复、运动康复等。”张俊进一步总结到,“确保患者早日回归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也是肿瘤全程管理的核心内容。”
肿瘤精准诊疗:让每位患者用上最有效的药物,不用或少用无效药
“其实精准诊疗是肿瘤患者最简单的要求,不论以哪种方式,精准诊疗最终目的都是提高药物疗效,让每一位肿瘤患者都能用到最有效的药物,同时不用到无效的药物。” 2023年4月15-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全人群 全周期 全社会”。此次宣传周,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旗下《21世纪经济报道》、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推出的“癌症防治全面行动——21CC 2023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系列直播”活动,在“精准治疗让癌症诊疗更高效”的主题圆桌对话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李宁表示。
基石药业大中华区总经理兼商业部负责人周游在对话中指出,中国肿瘤精准诊疗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过去十几年里,实体肿瘤、血液肿瘤等多个领域药物朝着精准治疗方向飞速发展。每个肿瘤诊疗领域都会经历“从粗到精”的过程,这是医疗机构、制药企业、基因检测公司等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临床对个体化治疗和精准药物的需求日益增长,这一趋势也是水到渠成。
在肿瘤精准医疗快速发展的同时,其实也正面临多重挑战。“肿瘤本身很复杂,其发病机制多样,而且在治疗过程中会有变化,这对药物研发和治疗选择来说都是挑战,但是科技在不断进步,肿瘤会变化,那我们就要不断地了解肿瘤、检测肿瘤,以发现变化。”默克中国医药健康业务肿瘤事业部负责人袁泽之在对话中指出。
因美纳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经理李庆分析,肿瘤精准诊疗在基因测序方面还存在三四线城市检测服务可及性低、患者基因检测支付负担较重以及基因检测行业“鱼龙混杂”等问题。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精准分型、早诊早治,提高乳腺癌患者整体治疗水平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大外科主任邵志敏教授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乳腺癌提倡早期筛查、早诊早治。在所的肿瘤中,乳腺癌和宫颈癌早筛有明确效果。在筛查方面,40岁以上的妇女,我们都建议进行钼靶和B超筛查发现的乳腺癌。同时,通过自我发现、自我检查发现乳腺癌,如此也会使得患者总生存率提高约30%,这是有非常明显的数据证实。
对于哪些妇女要更注意进行早期筛查?在乳腺癌当中有哪些高危因素?邵志敏教授指出,其实在乳腺癌当中,毫无疑问,有遗传家族史,家族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直系亲属患乳腺癌的人群,乳腺癌的发病率或者卵巢癌发病率要明显高于一般人群。此外,年龄也是重要因素,年龄越大,患乳腺癌的概率也就越高。
此外,初潮来得早,绝经来得晚,有多次乳腺癌良性手术,呈现为不典型增生、未婚未育等人群,也都是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建议这类人群要注意每年进行一些乳腺专科检查。当然,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检查也很重要,如果碰到乳房有肿块、乳头有溢血、乳腺不对称、乳腺皮肤出现凹陷、有摸到淋巴结肿大等情况,都要去专科医院进行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