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你的腰为谁弯

个人图书馆-齐鲁海风   2023-08-01 10:57:08

作者:徐俊霞

公众号:齐鲁海风

01


(相关资料图)

朋友说她家人都不喜欢求人,尤其是家里的男性,别人求着他们办事可以,让他们去求人办事,借钱等等,比登天还难。

人不求人一般高,人若求人矮半截。

谁愿意低头哈腰地去求人呢?不喜欢求人,也许只是因为家人,亲人没有重要到需要自己放下自尊的程度。

我从育红班升一年级,班主任不让我参加考试。我中午放学回家就哭,连饭都不吃。

父亲问清原委,下午就去学校找了校长。

那时候的父亲血气方刚,是个愣头青。

小学校长是个脾气暴躁,喜欢酗酒的人,但是他更怵街面上的人。

校长叫来班主任老师,臭骂了他一顿。

那个班主任老师和我们家还有些沾亲带故,他一个劲地向父亲和校长解释:我没有不让她参加考试,我是考虑她年龄小,晚一年上一年级没有关系。

父亲严肃地说:我女儿要参加考试,考上了就上。

校长连连点头,班主任老师很无奈。

那时候的孩子普遍上学晚,育红班里比我大两三岁的同学比比皆是,比我大四五岁的也大有人在。

我如愿参加了考试,上了一年级。

那是父亲第一次为我求人。

我读高中的时候,每年的学杂费对家里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冬天,父亲在集市上和人家谈买卖。

那时候的冬天很冷,父亲冻得鼻青脸肿,他每天早晨早早出发,骑大架子车到集市上,中午散集,他舍不得在集市上吃饭,往往饿着肚子赶回家。

有一次赶集,中午,我到集市上找父亲,父亲塞给我五元零花钱,我攥在手里,一个月都没舍得花。

每年蟋蟀节,父亲都用家里闲置的房子开旅馆,开饭店。住宿的客人南来北往的多,对饮食的要求也高。

父亲曾经招待过一桌上海客人,他施展十八般厨艺,客人的要求还是五花八门。

父亲虚心请教,用小本本记下客人的要求,在厨房里冷拼热炒,挥汗如雨。

父亲一向是个随性的人,因为家里有个热爱学习的女儿,他一次次改变了自己的脾性,收敛了自己的锋芒。

他点头哈腰,腆着脸讨生活,为的是女儿有一天能够自由自在的选择生活。

我大学毕业那年,父亲想让我在县城工作,离家越近越好。

小地方进体制内,除了人脉,关系,还需要金钱的打理。

我们家差的不仅仅是钱,而是父亲压根不会求人办事。

我也不。忍心看着父亲的腰一次次为我弯下。

父母子女一场,原本就是相互成全。

02

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小弟来到了我身边。

小弟在啤酒厂工作的时候,他的同事问他:你姐姐在报社工作,怎么不给你安排一份好工作?

小弟摇头微笑。

小弟把信息反馈给我,我一愣,我还真没想过这事。

我安排的工作,小弟不一定喜欢,小弟喜欢的工作,我不一定安排得了。

小弟在我身边生活了五年,一直是自谋生路,自食其力,我除了给他提供吃住,没帮上他什么忙。

小弟对我的评价是:你和爸爸一样,不会请客送礼,不会求人办事。

这评价?唉。

我平生第一次求人,是因为父亲。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看着父亲瞎折腾,读小学五年级,我就给父亲看材料,一直到他迈入古稀之年,还不消停,不服气。

我从来都是一笑置之。

父亲70岁那年,与街上支书的政见不和影响到了家庭,影响到了母亲。

为大伙的事,为集体的事,发展成私人恩怨。

不值得。

支书背地里给父母穿小鞋不算,还敢上门威胁恐吓老人。

由此破坏了多年的邻里关系,真是有失水准。

说白了,为人阴险,不会做群众工作。

父亲和母亲想要一个公平公正,那就先解决小事,再解决大事。

我找了基层政府部门,解决了家里的事,给父母一个安慰。

后期,我找了市里和省里一些朋友,抓了对方几个把柄。

当年秋天,支书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受到了惩罚,从此夹起尾巴做人。

我做父亲的思想工作:你有精力,去旅行,去走访老战友,都行,我来埋单,别再参与街面上的事。你女儿只是一个普通人,能力有限,这次能帮你摆平,下一次不一定能帮上忙。

这世上,除了父母,我可能不会为任何人弯腰。

喜欢我的文章点个“在看”